所谓人往高处走,更名“大学”一直是众多“学院”多年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家长、考生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中旬,全国各地公示中计划更名大学的院校,已有近 20 所。那么,大学这个名号究竟有何魔力,令一众高校不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和时间成本也要“改头换面”?

01

不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高校升格“大学”热情高涨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各类学校院系的调整完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科分立与合并,相应出现了一些院校的更名。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高校进入一个更名相对集中的时期,许多院校进行合并重组、升格变迁,出现了大量新的校名。据统计,那一时期经教育部批准变更校名的学校有近 400 所,其中以本科层次高校居多。

可见,我国高校更名的浪潮早有先兆,只不过伴随近些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才彻底掀起了一股更为汹涌的更名潮。

学院“变”大学,屡战屡败却依旧乐此不疲-黑板洞察

新世纪后,更名大学更是国内不少高校所追求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 20 年间,全国近 2000 所公办高校里有接近一半的学校变更过校名。其中,仅 2000-2005 年间,就有 1000 项左右的更名记录;2012 年至 2017 年,又有超过 200 所高校更换校名,这其中至少有 37 所学院成功完成向“大学”的进化。

而近期,上海、浙江、安徽、宁夏等省、市、自治区陆续发布申报高等学校设置的公示通知,又有 8 所高校涉及更名大学事项。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嘉兴学院、蚌埠医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宁夏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此外,建设以城市尤其以省会城市冠名的大学的呼声更是不小,相关学院拟更名为“西安大学”“长沙大学”“杭州大学”的案例比比皆是。

总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从学院升格大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更名规模之大、院校数量之多是以往之最,具体表现在地域范围上越更越大、区域级别上越更越高、学科门类上越更越广、层次上越更越高、类型上越更越强。其二,更名“欲望”之强烈、态度之决绝前所未有。即使在竞争日趋激烈、名额愈发紧张形势下,依旧出现“各类高校争升格,不改校名誓不休”的局面。

仅以医学类院校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12 年至今,全国至少有超 10 所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包括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并且,至少还有 14 所医学院正在或已经申请更名大学事宜。海南医学院院长赵建农就表示,今年学校的主要任务即更名医科大学。

02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大学”字眼有何魔力

首先我们应明确,学院更名大学潮流的出现,与政策拖动及高校自身发展诉求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家基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布局,对高校进行整合划分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过分注重标签化环境里,校名是“学院”还是“大学”确实格外重要,即使两者均为本科层次高校,但在人们认知中依然存在刻板印象——“学院”无论如何都不如“大学”。

并且,学院更名升格为大学带来的是行政级别的提升,教育经费的增长以及招生环节上的“红利”。经历几轮的高校扩招,争夺优秀生源的工作越来越重要,而学院更名大学最重要一个目的,就是要吸引考生眼球

学院“变”大学,屡战屡败却依旧乐此不疲-黑板洞察

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就曾表示,学校更名的最大原因是希望借此开拓发展空间,但在社会舆论下,“学院”似乎总比“大学”低一等,或被误认为是专科学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引进、产学合作等方面遭遇尴尬。

通过卢院长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高校的更名之路并不顺利,一更就是数年甚至十几年,但依旧锲而不舍,屡败屡战。如果能将“学院”更名为“大学”,那么无论是在招生、政府项目、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可能都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事实确实如此,2006 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将“学院”二字改成“大学”后,次年招生同样“全线飘红”;2010 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成人高校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升格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年即有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层次,二本招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开始逐年提高。可见,更名为大学后,“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招生。

再以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为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体育类院校中以“大学”命名的仅有北京体育大学一所。若此次上海体育学院成功更名大学,或将成为国内第二所“体育大学”,类似这样的名号估计没有哪所院校不垂涎欲滴。

综上所述,对于一些有升格、更名计划的高校来说,成功更名意味着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有机会向更高层次发起冲击。

03

条件严苛、流程复杂

更名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难”

虽然更名带来的红利令人心驰神往,但一所高校要想真正从学院更名为大学,面对的困难其实非常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从学院升级为大学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均存在硬性要求。

其中,在校生数量上,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应在 8 千人以上,研究生占比 5%。而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在一般 5 千人以上即可;学科专业数量上,理、工、农、医、人文等 13 个学科门类中,学院有 1 个即可,大学必须有 3 个以上,而且主要学科的本科在校生必须占全校人数的 15%,并应有 2 个以上硕士授予点,且有 5 届以上研究生毕业;师资力量上,学院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 30% 以上,副高职称的不少于 30%。而大学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则要求在  50% 以上,博士要有 20% 以上,高职教师不低于 400 人。

据悉,类似湖北的湖北文理学院、安徽的合肥学院等高校一直都无法更名“大学”的原因,就在于自身综合实力尚未达到教育部要求,某些指标和更名大学的标准尚存在一定差距,办学底蕴不够深厚。

学院“变”大学,屡战屡败却依旧乐此不疲-黑板洞察

此外,高校更名的流程也较为复杂,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2017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目前高校要想更名,需先向省教育厅申报,由省厅派专家组考察,在给出全省排名后,再根据省里的情况向教育部申报,填各种材料。直到过了形式审查,教育部派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并投票,达到一定比例才能获得更名机会。这一点,从各高校制定的更名时间节点便可看出,几乎大多数学校都将时间节点确定在 2030 年或 2035 年甚至更远。

除了流程和条件上的复杂苛刻,学院更名为大学还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这既表现为已有法律法规对高校更名的程序规定还较为模糊,没有详细规定高校更名需要对社会舆论进行预判以及收集公众意见的环节,导致高校更名产生歧义矛盾;也体现在有关部门在下发更名批复文件前,缺乏民意征集程序,以致有些批复文件在下发后失去应有的效力。

因此,有关部门在对高校更名的办学条件、价值取向、细化程序等予以明确规定的同时,也应加强自身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完善各项审批程序。只有合理合法,实现多元参与,高校更名才能减少过程的混乱。

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不同类型高校的合并、升格及以此产生的更名潮还将持续。众多学院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不能仅浮于“改个名字、换个称呼”的表面,必须回归教育本质,深挖育人内涵,以扎实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赢得社会认可。